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活动。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3)向装置A中加入少量氧化铜作催化剂,再向其中加入68g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后,共产生1.6g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实验小组同学用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 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
(5)以下反应均可生成 (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①
②
③
结合以上装置,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 的反应原理有 (填序号)。
工业上用 溶液蚀刻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反应为 ,蚀刻废液又可再处理,实现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其流程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蚀刻废液”的全部溶质有 和少量 。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参照上述流程,画出由“金属残渣X”分离回收 和 溶液的简单流程图。
(3)上述流程中,能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的物质有 。
(4)蚀刻掉128g铜,消耗 的质量为 g,理论上至少需要20% 溶液的质量为 g。(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1)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 。
(2)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
(3)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装入药品,开始加热
②停止加热
③收集气体
④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0.96g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高速钢是制造冰鞋冰刀的重要材料,其性能与含碳量关系密切。为测试冰刀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冰刀于烧杯中,分3次每次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推算图中m的数值为 。
(2)请写出第2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3)计算冰刀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杂质,结果精确到0.01%)。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显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表层海水平均pH从8.1下降到7.9。人类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pH越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样的循环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有关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 |
海洋酸化是指表层海水呈酸性 |
B. |
海洋酸化会导致气候变暖加剧 |
C. |
海洋酸化不会影响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 |
D. |
海洋酸化会改变海水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
(3)流程中“净化装置”的作用是 ,“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有O2和 (填化学式)等气体。
(4)使用P2G技术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5)“甲烷化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其中X是 (填化学式)。
(6)若用P2G技术处理550kg二氧化碳,使其完全反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甲烷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①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年代由远及近的正确排列顺序是下列选项中的 (填选项序号之一)。
A. |
铜合金→铁合金→铝合金 |
B. |
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 |
C. |
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 |
②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湿法冶金的技术,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都有用单质铁置换出铜盐中铜的记载,试写出用单质铁与 溶液反应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
③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其外观与黄金非常相似。将黄铜置于稀盐酸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写出一条即可)。
(2)现有 和 的固体混合物1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 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 溶液104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该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