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化学模拟空间站“天宫号”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与血红蛋白结合可使人中毒的气体,E的俗名叫烧碱,E、F是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 。
(2)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3)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只见老师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为什么老师对着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
同学们已经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两个条件①②;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Na2CO3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检验固体产物是否为Na2CO3的实验:①用与固体产物反应,制得气体;②将气体通入中,如有生成,则证明固体物质是碳酸盐。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 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钢铁与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采用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2)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 |
2H2 |
Mg2+ |
||
符号的意义 |
2个氮原子 |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利用D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利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实验室选用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填“a”或“b”)进入。若G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