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化学学科认知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化学发展史 |
B |
化学反应类型 |
①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②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③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和应用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
①化合反应的特征为“多变一” ②复分解反应一定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③ 是置换反应 |
||
C |
物质合成与应用 |
D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①青铜( )是合成材料 ②中和反应原理可用于改良酸(碱)性土壤 ③合成橡胶制作轮胎时加入炭黑以增强其耐磨性 |
① 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 ②金镶玉过程物理变化 ③ 为无色易燃气体﹣﹣﹣物理性质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
D.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木条不能复燃 |
B.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 |
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
D.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得木炭,红棕色会消失 |
现有X、Y、Z三种金属 。
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 ;②Z + H2SO4(稀) = ZSO4 + H2↑③X + 2YNO3 =" 2Y" + 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Z>X>Y | B.Z>Y>X | C.Y>Z>X | D.X>Y>Z |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右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溶质 |
碘 |
|||
溶剂 |
水 |
酒精 |
汽油 |
苯(有毒) |
溶解性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