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说明多数金属比较活泼 |
B. |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
C.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氧化物属于含氧化合物 |
D.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
A.铁元素 | B.铁单质 | C.铁离子 | D.铁原子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 B.凿壁偷光 | C.火烧赤壁 | D.铁杵磨成针 |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质 |
A |
B |
C |
新物D |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
30 |
30 |
30 |
0 |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
待测 |
33 |
0 |
22 |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使之爆炸并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及应用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 |
B.此法能有效解决缺水地区火灾灭火问题 |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D.爆炸掀起的沙土能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