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
C. |
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用下列图示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
C.乙实验若按照操作顺序②③①进行,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水的密度为1 g·cm-3) |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
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pH越大 |
B.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 |
C.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
D.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 |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
利用下列仪器制取相关气体,不能实现的是
A.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 B.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C.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
据报道,药物扎那米韦(化学式为C12H20N4O7)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治疗有效。下列有关扎那米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扎那米韦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5:1 |
B.1个扎那米韦分子由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
C.扎那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2 |
D.扎那米韦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