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的联合制碱法,将碱厂与氨厂联合,既提高效益又减少污染,促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联合制碱法的模拟流程如图一所示。
三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二所示。吸氨碳化塔中温度控制在30℃~35℃,其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
(1)氨厂的原料 来自于空气。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 不同。
(2)通常状况下,的溶解度远大于
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
(填“”或“
”)。
(3)加热制得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结合图二分析,吸氨碳化塔中析出固体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①溶剂质量减少;
②难溶于水;
③30℃~35℃时,、
、
的溶解度相比较,
的溶解度最小,易达到饱和而析出
(5)氨厂生产的溶于水后得到的氨水可以做 肥(填化肥类别)。碱厂与氨厂联合后,用
代替氨水做化肥,其优势是 (答一点即可)。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10 ℃时,131 g 饱和KCl溶液中含KCl的质量为。
(4)如图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食盐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从海水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Ca2+、Mg2+、SO4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下:其中,滤液一至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
操作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滤液中的Ca2+
操作②:加入过量的X,除去滤液中的Mg2+
操作③: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滤液中的SO42-
请回答:(1)操作中的物质X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①、②和③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
(2)滤液二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2)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欲将4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种即可)
(4)40 ℃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两条即可);。
(2)40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其含义是:在20 ℃时,。
(2)在t ℃时,将一定质量的某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分成等质量的A、B两份。在恒温下,将A溶液蒸发掉5 g水,析出1 g晶体;在恒温下,将B溶液蒸发掉10 g水,析出3 g晶体。则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