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工厂生产的
的纯度(即质量分数),称取10.0g该
样品放于烧杯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加入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常温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5.8g。
(已知:该
产品中含有少量
等杂质,杂质均能溶于水,且不与
反应)
请计算:
(1)假设6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溶液完全反应,需要
的质量是 g(不写计算过程)。由此可以判断,烧杯内10.0g样品中的
(填“全部”或“部分”)与
溶液发生了反应。
(2)该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
|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
|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
|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
某同学观察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
|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
|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
某物质经分析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则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 B.一定是化合物 |
| C.一定是混合物 | D.一定不是单质 |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丙物质属于单质 |
|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 C.一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 |
|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
对O、O2-两种粒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 B.化学性质相同 |
| C.质量几乎相同 | D.都属于氧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