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学习小组在“中国经济发展”主题探究活动中,收集了如下资料:
时间 |
中国人均GDP总量 |
中国GDP总量 |
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比重 |
1978年 |
元 |
亿元 |
|
2021年 |
元 |
亿元 |
|
(注: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分析上表资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B. |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
C. |
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
D. |
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
下列人员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A.具有中国国籍,正在监狱服刑但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 |
B.长期居住在国外的英国人 |
C.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籍华人 |
D.和北京姑娘结了婚的台湾商人 |
我国宋朝的大文学家苏洵,相传他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几次应考,但都名落孙山。一些人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通六经百家之说,并因极高的散文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被誉为“奇葩迟开,大器晚成”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自强是进取的动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巨大作用 |
B.只要经历了磨难,就一定能成功 |
C.年纪大再努力也能有成就,所以现在不努力也没有关系 |
D.青少年应培养自强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
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话告诫我们
A.做人不可有耻辱感 | B.不知羞耻,就永远不会有自尊 |
C.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 D.不知耻是可耻的 |
1999年2月,中国留学生王渊,以其出色的才华赢得当年美国的“总统学者奖”。但是,领取这个奖项必须拥有美国国籍,王渊毅然放弃领奖。她说: “在任何情况下,我不会放弃中国国籍。”对她放弃领奖一事,你的看法是
A.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
B.放弃中国国籍与祖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 |
C.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人,必定会时时、处处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
D.放弃领奖,太可惜了,有点不值得 |
有人问古印度精通佛学经典的佛印说:“观音菩萨身边跟随着侍从,为什么她还自己提着净瓶呢?” 佛印幽默地回答说:“因为观音菩萨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
B.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拒绝任何帮助 |
C.过分地依赖别人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
D.别人都是信不过的,我们只能相信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