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1)图Ⅰ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上述微粒共表示 种元素。
②上述五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图Ⅱ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
(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C1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IO(次氯酸)。若将锥形瓶中的CO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什么药品(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图)。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蒸馏水 B.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l 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_________ 体识的二氧化碳。
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瑞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
(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下图是几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砖坯和木材石材和生石灰钢筋和水泥
⑴图示的建筑材料中,肯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⑵生石灰购回后,需用水冲浸制成石灰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