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如图所示,个体会存在微小差异。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甲含量最高,其元素符号为 ;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11种常量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因缺微量元素 可引起甲状腺肿大。
(2)下列有关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量元素是因为对健康的作用微小而命名的 |
B. |
人体摄入有机营养物质和水来获取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
C. |
铜元素为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毫无益处 |
D. |
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总质量约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mL的量筒。(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___。
指出该图中存在的二处明显错误:
①
②
有下列物质:
①氦气;②铜丝;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氯酸钾;⑥食盐水;
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浮着冰的水;⑩白磷。(填写序号)
(l)属于混合物的有;(2)属于化合物的有;
(3)属于单质的有;(4)属于氧化物的有。
写出下列元素符号、元素名称或化学式。(1)三个磷原子(2)氮气
(3)1个氢氧根离子(4)2个钙离子____________(5)高锰酸钾_______
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NH3)的反应过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N2和H2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用分别表示N2、H2、NH3 、在催化剂表面)
(1)图中表示的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字母);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分子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整套装置及有关气体均保持干燥)。
Ⅰ.在集气瓶B中充满氯化氢气体,K3处于关闭状态至操作Ⅱ完成为止;
Ⅱ.通过调节活塞K1、K2,在集气瓶A中充满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其操作是:打开K1、K2,在(选填“K1”或“K2”)处导管口通入氨气;
Ⅲ.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再打开K3,一段时间后两只集气瓶中都出现白烟(白烟是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的细小颗粒)。
①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最终将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