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8年世界权威期刊《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四川成都籍中科大年轻博士曹原。下面让我们一起重走“超导材料”发现的神奇之路。请回答相关问题。

(1)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莫林•昂内斯经过无数次实验确认;汞在温度接近﹣273℃时几乎处于“零电阻状态”,称之为“超导电性”。汞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导电的原因是含有自由移动的    

(2)1980年有人发现了铜氧化合物的“超导电性”,将温度提高到约为﹣140℃。 YB a 2 C u 3 O 5 为其代表之一,其中 Cu 为+1价,О为﹣2价,则 Y    价。

(3)2017年曹原团队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石墨烯是一层碳原子(如图,黑球代表碳原子)。

①曹原推测,当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若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时,有可能产生超导现象,经过不懈努力,困扰世界107年的常温超导难题,终于被曹原团队突破!石墨烯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轻微偏移时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曹原小时候就喜欢动手研究,在家里弄了个实验室,曾经把银放入稀硝酸中,自己“合成”实验所需硝酸银。该实验是否产生了氢气?   (填“是”或“否”),原因是    。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必定有十个、百个乃至成千上万个“曹原”,用自己的科技之梦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
(1)2H____________________
(2)2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Mg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2)选用图中(填标号)组装一套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符号表达式
(3)选用图中(填标号)组装一套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写出符号表达式:
应作如何怎样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5)为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我县近年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项目。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甲烷,如果用上述方法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
(1)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观察到发出_______色火焰。
(2)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M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2)火柴为什么移离水蒸气才能燃烧?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一种金属的位置移到最后 ,则正好符合某种化学规律 。这种金属和该化学规律分别是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序号)。
(3)铜和铁一样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向铜锈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从蓝色溶液中回收铜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
②证明N过量选用的试剂是
③向蓝色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回收锈蚀钢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
某炼铁厂现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t(计算结果精确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