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端午时节粽飘香”这一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B. |
分子的质量很小 |
|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分子的体积很小 |
向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可能含有铜 |
| B.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和铜 |
| C.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不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 D.若滤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 质 |
杂质 |
所 用 试 剂 |
| A |
N2 |
O2 |
灼热的铜网 |
| B |
Cu |
Fe |
硝酸银溶液 |
| C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适量的稀盐酸 |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0℃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130g |
|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
| D.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
|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
| C.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生铁的含碳量较高 |
| 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
|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 |
|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