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

B.

醋酸溶液

C.

氢氧化钾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向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再加5克KNO3晶体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27.6% B.24.0% C.31.6% D.34.9%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30℃时的1g熟石灰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不计溶液损失,再将得到的溶液降温到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30℃时所得的溶液质量为101g
B.降温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小
C.向熟石灰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熟石灰变蓝色
D.20℃时敞口静置一段时间后,则溶液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变性
D.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切实可行的是

A.用稀硫酸区分黄铜(Cu、Zn)和黄金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碳酸钙固体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D.用尝区分厨房里的面粉和白糖

下面摘录了某些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描述的一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A.将带有铜绿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B.镁条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强光,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浓厚的白色烟雾
D.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