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子一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

材料二:1809年,盖一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一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子论矛盾。

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一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一分子”学说

(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    ,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    

(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一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    。(可多选)

A.

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

B.

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

C.

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

D.

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

E.

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⑵一位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
⑶ 一位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 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属于金刚石结构的是(填写图序号);图④也是碳的一种单质,其化学式为
(2)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Y与石灰水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
③气体X、Y中所含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 ____
(3)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 _____
(4)CO2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你可听说过“吹气成砖”吗?就是在一定条件下,CO2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取金刚石,反应的方程式是CO2+4NaC(金刚石)+2 X ,请推出X的化学式:

小花同学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了如图所示,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

(1)“Co”表示元素(填名称),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一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填“单质”、“化合物”);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
(1)我国规定是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不得呈现异色;b.不得有异味;c.应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其中“c指标”可以通过操作达到;
(2)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水的是(填序号)
①矿泉水;②自来水;③蒸馏水;④汽水;⑤糖水
(4)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的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两个实验,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乙发生的现象是
(2)实验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4)如果把实验乙中的水换成烧碱溶液,从环保角度讲效果会更好。请写出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