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
B. |
“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C. |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
D. |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声 |
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
C.次声波的强度足够大时人耳能听到 |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
把标有“6V9W”的灯泡L1和“12V36W”的灯泡L2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其中 “6V9W”的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没有达到额定功率(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
A.电源电压为18V | B.电路中电流为3A |
C.两灯泡的总功率为27W | D.灯L2的实际功率等于灯L1的实际功率 |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溢出)(ρ铁>ρ铝)()
A.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
B.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C.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D.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 |
B.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 |
C.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 |
D.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