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

三场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看中国的京津冀,看京津冀里的中国

◇2014年第一次座谈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座谈会提出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此次座谈会重点指向的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23年第三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新时代进入新征程。此次座谈会明确“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时代变迁,认识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

②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京津冀规划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

③规划引领,区域协同,运用创新精神推动规划与发展的矛盾转化

④先行示范,服务全局,以局部的大胆探索服务于整体的统筹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促进不同文化的统一
C.相互尊重、革故鼎新 D.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

傲然挺立的碉楼,淡雅素洁的外墙,白石兀立的房顶,家家户户插着羌字旗,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震后重建的传统的羌寨民居建筑是:()

A.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障
C.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由此诞生了昆、京、川、豫、晋、湘、沪、扬、淮、越等剧种以及山东快书、天津三句半、河南坠子、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东北二人转以及南京白局、南京评话等曲种。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中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重要性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