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④ |
D. |
②③ |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 |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 B.平等主义 | C.自由主义 | D.共和主义 |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 | B.奖励实业 | C.保护工商 | D.土地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