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能有效降低大气中 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4)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是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牧场某年度重要经济鱼类(A鱼和B鱼)资源量的三次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分析,12月没有调查到A鱼的原因可能与其_____的生活习性有关,4月、8月和12月B鱼的平均资源量密度呈_____趋势。
(5)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与邻近海域主要消费者的群落结构指标见表。与邻近海域相比,该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群落结构指标 不同区域 |
营养级长度(NR) |
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 |
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 |
三亚蜈支洲岛 |
7.60 |
6.36 |
1.92 |
南海中西部 |
4.91 |
3.49 |
1.20 |
陵水湾 |
4.66 |
4.45 |
1.49 |
南沙群岛西南部 |
4.30 |
3.40 |
1.00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下表中的数据是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
的酵母菌数(×l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培养时间(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 |
0.8![]() |
5.2 |
5.6 |
4.8 |
2.0 |
0.8 |
0.4 |
0.08 |
B |
0.8 |
1.2 |
2.0 |
2.8 |
3.2 |
3.6 |
3.2 |
3.0 |
C |
0.8 |
0.4 |
0.1 |
0 |
0 |
0 |
0 |
0 |
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
条件一:无菌水10m[。,加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28℃。
条件二:培养液10m[.,加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28℃。
条件三:培养液10m[。,加人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5℃。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 。
(实验过程中最好选择上图中 (填序号)培养装置。若用⑥号装置培养酵母菌,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培养酵母菌常用的培养液用马铃薯浸汁1000mL,加葡萄糖20g配制成。有的同学据此认为酵母菌生长只需要碳源和水。你认为对不对? 。理由是 。
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
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 ,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
A组测定的数据中,培养一天和培养六天的酵母菌数均为0.8×106个/mL,你认为其生长情况相同吗? 。理由是 。
(1)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序列I为内含子的一部分,序列II为外显子的一部分。
上列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精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缬氨酸 … "(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
①该基因表达过程中,
的合成在中完成,此过程称为。
②请写出编码上述氨基酸序列的
序列。
③如果序列 I 中箭头所指碱基对被替换为
,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
④如果序列II中箭头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
(2)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
)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个)
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
③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3 : 1 ) ,其原因是。
④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1)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作用。
①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和。
②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
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 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
第二步:
实验结果:
(2)萝卜是
植物,图 1 为萝卜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解。
①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该过程中能使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色素是。
②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中的
与
含量相等的情况下,突然分停止供给
,请在图 2 中绘出叶绿体中
含量的变化曲线。
I.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
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
代表的生物为;
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
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3)大气中的
在甲中图示的处(在
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处(在
中选择)可以分解为
。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途径产生
。
Ⅱ.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
加入物质
请据图回答:
(1)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配制的灭菌培养液在成分上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
(2)
中枝条的下端切口处(有/无)生长素,
对比说明:。
(3)上述实验综合分析表明,圆褐固氮菌能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为进一步探究"圆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生根物质",请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灭菌培养液培养圆褐固氮菌。
②将培养物过滤,得到菌体和无菌滤过液。
③实验分两组:甲组试管中加入基质和灭菌水;乙组取若干试管,加入相同基质,再分别加入。
④分别插入同类枝条,培养并观察。
结果分析:如果,则表明圆褐固氮菌分泌了促生根物质。
A.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
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
(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抗体。
B.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
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
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
(2)在与
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
1)累积量最高的是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结构。
2)吸收量大小依次为。
3)
点处的细胞主要靠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
4)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点处的细胞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⑧细胞膜上的多糖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A. |
①② |
B. |
②⑧ |
C. |
⑨④ |
D. |
①④ |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写出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