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题目。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

坡向不同

B.

热量差异

C.

淤积状况不同

D.

季风风向不同

(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B.

吴淞江径流量增大

C.

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D.

吴淞江含沙量增大

(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

A.

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

B.

上海工商业发展

C.

吴淞江货运量大

D.

上海港泊位不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一周内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 ,回答: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该天气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较易的形式 D.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现象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主要原因

A.太阳辐射较强 B.地面辐射较强
C.大气反射较强 D.大气逆辐射较强

读图,回答: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最关键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