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 |
邻保制度 |
B. |
保甲制度 |
C. |
十家牌法 |
D. |
里甲制度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记载反映了周朝实行
A.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 B.世袭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
C.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 | D.世袭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
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是因为()
①提出理性批判哲学②开始了自然哲学的研究
③最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但丁被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新时代”的准确理解是()
A.资产阶级开始建立自己的统治 | B.大机器开始取代手工业生产 |
C.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 | D.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 B.牛顿理论的推测 |
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