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
内涵 |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
多民族的交融 |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
外来文明的吸收 |
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
雅与俗的互动 |
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
以复古为革新 |
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经过改良的中式服装,出席挪威国王举行的国宴。下列对两人服装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中山装和旗袍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
B.整体上体现了中国服装的传统格调 |
C.上衣口袋巾的设计融入了西式礼服的元素 |
D.服装穿着直接表达了中国的政治诉求 |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道:“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按照这一要求,新中国成立后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B.实行不结盟政策 |
C.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196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个社论
A.赞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 |
B.推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广泛代表性 |
C.破坏法制建设的成果,实质上是民主的倒退 |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
民国二十六年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要求共产党彻底取消红军与苏维埃政府、根本停止赤化宣传、根本停止阶级斗争等。这一文件颁布后
A.中共为联蒋抗日做出方针、政策的调整 |
B.国民党获得八路军、新四军指挥权 |
C.中共揭露了蒋介石欺骗伎俩,反蒋抗日 |
D.国共互相猜忌,陷入内战之中 |
下列对图片中纸币使用时间的正确判断应该是
A.通过列宁头像断定为国民革命时期 |
B.通过“中华苏维埃”字样断定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通过“即付银币壹元字样”断定为“币制改革”前夕 |
D.通过“共和国国家银行”字样确定为新中国成立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