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如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 2,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 2,施用7种农药。如表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如图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环境质量(mg/kg)

水环境质量(mg/L)

氟化物

硫化物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区

0.12

23

18

37

130

11

0.4

0.9

0.6

0.3

0.1

0.1

B区

0.64

67

112

91

162

36

0.3

1.7

0.9

0.8

0.5

1.3

合格标准

≤0.6

≤100

≤300

≤300

≤250

≤50

≤1

≤2

≤1.5

≤1

≤1

≤1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黄山市某镇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国家5A级和4A级景区各1处,年接待游客量约110万人。如图为“某镇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  

(2)简述该镇发展旅游业所拥有的有利条件。  

(3)根据该地资源特点,请设计两个旅游主题。  

(4)说明发展旅游业对该镇产生的积极影响。  

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如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  

(2)图中①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  ,理由有  

(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  

(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  

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1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2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海底地形为  ,判断理由为  

(2)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的原因。  

(3)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4)乙海区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  ,其危害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 图1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2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  

(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