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

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

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

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

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合理调整工商业中主要调整了公私关系。“公私关系”是指(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B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
C人民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关系
D工人阶级与资方业主的关系

下列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C.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
D.资本主义已经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

14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分成了()
①众议院②贵族院③平民院④参议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如何理解天主教会在14~16世纪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障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