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小车左端和纸带相连。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

1)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1s.以打出A点时小车位置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CDEF各点时小车的位移 Δ x 填到表中,小车发生应位移所用时间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Δt v 0 ,表中 Δ x AD = ________cm v ̅ AD = ________ cm / s

位移区间

AB

AC

AD

AE

AF

Δt ( cm )

6.60

14.60

Δ x AD

34.90

47.30

s ̅ ( cm / s )

66.0

73.0

v ̅ AD

87.3

94.6

2)根据表中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 v ̅ 随时间 Δt 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题卡上的图中补全实验点_____

3)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 v ̅ - Δt 图线可视为一条直线,此直线用方程 v ̅ = kΔt + b 表示,其中 k = ________ cm / s 2 b = ________cm/s。(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4)根据(3)中的直线方程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到打出A点时小车速度大小 v A = 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 ________。(结果用字母kb表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通过测量两个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得到了如图所示的U—I图线,从图象中可以看出()

A.电池a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大
B.电池a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小
C.电池b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大
D.电池b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小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打出如图所示的纸带,如果只测出图示数据,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分别标上计数点0、1、2、3、4……,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4.00cm,1与2两点间的距离x2=6.00c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3=8.00cm.则打下测量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打下0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

(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

计数点
1
2
3
4
5
6
t /s
0.1
0.2
0.3
0.4
0.5
0.6
v /(m·s-1
0.358
0.400
0.440
0.485
0.530

(2)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 t图象。

(3)根据v- 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