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表格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纬度 |
3﹣5月 |
6﹣8月 |
9﹣11月 |
12﹣2月 |
总计 |
|||||
升温型 |
混合型 |
升温型 |
混合型 |
升温型 |
混合型 |
升温型 |
混合型 |
升温型 |
混合型 |
|
0°~30°N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30°~40°N |
5 |
24 |
25 |
21 |
0 |
1 |
3 |
12 |
33 |
58 |
40°~50°N |
132 |
151 |
10 |
12 |
1 |
5 |
27 |
49 |
170 |
217 |
50°~60°N |
34 |
22 |
3 |
5 |
0 |
0 |
3 |
7 |
40 |
34 |
60°~70°N |
16 |
1 |
0 |
6 |
1 |
0 |
0 |
1 |
17 |
8 |
(1)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
A. |
尼罗河流域 |
B. |
中南半岛 |
C. |
北冰洋沿岸 |
D. |
亚洲中部 |
(2)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3)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A. |
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
B. |
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
C. |
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
D. |
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
2010年6月19日9时,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正式开始。选择在6月19日至7月初进行调水冲沙的主要原因是()
A.此时黄河流量小 | B.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 D.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 |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据此分析回答题。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西宁地区气候的季风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西宁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西宁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易结霜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题。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
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
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
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 |
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
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
D.都有丰富的水源 |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图 。据此回答题。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 B.泥石流 | C.旱灾 | D.水灾 |
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