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如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2)含锆重砂矿物1~3月在高潮线以上有大量沉积,请作出合理解释。
(3)根据材料,简述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数百年来,贵州省乙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图8),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6分)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6分)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6分)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4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图7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
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画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现象。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图8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7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