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发现,从距今6000年到距今2200多年,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流和农牧业扩散先后形成了“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两个主要通道。如图为“欧亚大陆农牧业扩散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距今4000多年以前,“草原之路”成为东西方农牧业扩散主要通道的原因是其( )
A. |
地广人稀有利于东西方农牧业扩散 |
B. |
距离东亚和西亚农牧业中心位置近 |
C. |
与东西方农牧业中心生产条件相似 |
D. |
环境对东西方农牧业扩散的阻碍小 |
(2)距今2200年以前,随着“绿洲之路”贯通,东西方农牧业进一步交融。据此可推断出( )
A. |
“草原之路”农业生产规模达到极限 |
B. |
河西走廊以东农业生产模式更加多样 |
C. |
中亚地区的适农生产区域整体向东移 |
D. |
西亚种植业规模超过畜牧业生产规模 |
(3)早期农牧文明交融过程中,“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沿线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
人口扩散迁移 |
B. |
交通工具变化 |
C. |
文化语言交流 |
D. |
聚落规模扩大 |
北半球夏半年日数多于冬半年日数的原因是 ( )
A.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 | B.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快于近日点 |
C.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慢于近日点 |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
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
B.地球运行至离太阳最远的A点时大致是1月初,因此我国的气温最低 |
C.地球从A点出发再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到南回归线的时间 |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小于B点 |
当太阳风暴到达地球时,地球上具有可降低太阳活动对其影响的保护层是
A.水圈 | B.生物圈 | C.岩石圈 | D.地球磁场 |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已经到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11、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16~17题: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
B.黑子活动增强,耀斑活动减弱 |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 |
D.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电视节目、移动电话信号受影响 ④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2009年2月24日至3月18日,用于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卫星将进入“日凌”期,届时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接收将受到“日凌”影响。所谓的“日凌”现象是指通信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较强的电磁波辐射就会进入接收系统,干扰通信信号,产生所谓的“日凌”现象。据此回答:
下列有关“日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凌”产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通信卫星之间 |
B.“日凌”是太阳本身的一种异常活动 |
C.“日凌”是太阳对卫星通信的干扰现象 |
D.“日凌”是太阳黑子爆发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