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如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

(2)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3)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图8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3)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图1

图2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图)。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表2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表2

沙丘编号

测量时间

长度/m

宽度/m

高度/m

3月

52.2

18.2

1.6

6月

53.8

18.5

1.8

9月

53.2

15.9

1.4

3月

80.0

14.7

2.3

6月

80.0

15.6

2.8

9月

53.2

13.4

1.5

3月

52.1

13.2

3.1

6月

54.3

14.0

3.5

9月

49.3

15.6

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东北地区贡献较多。南方水稻主产区通过改良品种,提升口感和品质,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据调查,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成本和价格均高于江苏省,但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水土资源压力,表现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主要依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采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长期的土地高强度利用,部分耕地质量下降。图为2001~2017年东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耕地面积和水稻增加面积占比统计图。

(1)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黑龙江省和江苏省水稻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

(3)针对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压力,提出该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策。

图15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png

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鱼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

(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

(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