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孔对植物的气体交换和水分代谢至关重要,气孔运动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图1所示为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和相邻叶肉细胞中部分的结构和物质代谢途径。①~④表示场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下,光驱动产生的 主要出现在______(从①~④中选填); 可用于 固定产物的还原,其场所有______(从①~④中选填)。液泡中与气孔开闭相关的主要成分有 、______(填写2种)等。
(2)研究证实气孔运动需要 ,产生 的场所有______(从①~④中选填)。保卫细胞中的糖分解为 , 再转化为______进入线粒体,经过 循环产生的______最终通过电子传递链氧化产生 。
(3)蓝光可刺激气孔张开,其机理是蓝光激活质膜上的 ,消耗 将 泵出膜外,形成跨膜的______,驱动细胞吸收 等离子。
(4)细胞中的 可以在酶作用下合成四碳酸 ,并进一步转化成 ,使细胞内水势下降(溶质浓度提高),导致保卫细胞______,促进气孔张开。
(5)保卫细胞叶绿体中的淀粉合成和分解与气孔开闭有关,为了研究淀粉合成与细胞质中 的关系,对拟南芥野生型 和 突变 (叶绿体失去运入 的能力)保卫细胞的淀粉粒进行了研究,其大小的变化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______。
| A. |
淀粉大量合成需要依赖呼吸作用提供 |
| B. |
光照诱导 气孔张开与叶绿体淀粉的水解有关 |
| C. |
光照条件下突变体 几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 D. |
长时间光照可使 叶绿体积累较多的淀粉 |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__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________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 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 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 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表.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
水草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
浅绿色 |
X |
浅黄色 |
黄绿色 |
浅绿色 |
浅蓝色 |
蓝色 |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 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 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 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