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
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二)社会的少年。 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 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 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
A. |
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 |
B. |
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 |
C. |
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
D. |
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 |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 B.列强由此获最惠国待遇 |
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 | D.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
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
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 |
明太祖下令废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对六部的控制 | B.加强思想控制 |
C.建立新的政治机构 | D.强化君主专制 |
宋朝为分散宰相的权力,采取的措施是
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 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
C.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政机关 | D.任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
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禅让制 | B.宗法制 | C.中央集权制 | D.世袭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