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可以转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
B. |
②可用于碳的不完全燃烧 |
C. |
③可用于工业炼铁 |
D. |
隔绝氧气或者水可以防止④的发生 |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 B.汽油挥发、胆矾研碎 |
C.酒精燃烧、铁生锈 | 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A.单质 | B.分子 | C.元素 | D.原子 |
2015年“环境日”主题: 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下列保护环境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
B.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大气污染 |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 B |
![]() C |
![]() D |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D.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