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末清初,汉口镇沿汉水至入长江口一线发展,绵延十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市场和茶叶集散地,百姓所需的米、盐、油、木材、布匹、药材等从全国各地集中于此。由此可见,当时的汉口镇(

A.

人地矛盾突出

B.

工厂制度确立

C.

商品贸易兴盛

D.

自然经济解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在描述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时说道:“铁路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
B.国民党发动内战
C.官僚资本的压迫
D.二战后我国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

东北小调:“高粱叶子青又青,9月18日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忙于北伐战争 B.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C.中国的武器落后 D.没有得到国际援助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夷物”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历程。促使社会由“臣民”到“国民”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D.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下面是对近代某个条约的评述:“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破坏了了中国的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如果对它进行补充,最为合适的是( )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D.允许在华办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我市青少年合唱比赛中的一个参赛曲目——《国际歌》。这首歌的诞生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普法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