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进程。以下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A.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B. |
“均田免赋” |
C. |
“民主与科学” |
D.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表是1952年—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表。导致发生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比重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个体经济 |
1952年 |
19.1% |
1. 5% |
0. 7% |
6. 9% |
71. 8% |
1956年 |
32. 2% |
53. 49% |
7. 3% |
0 |
7. 1%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承包责任制
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
D.奥运世博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
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 |
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
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 |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
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下列属于合则两利的是()
A.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
B.辛亥革命、黄埔军校 |
C.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
D.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