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二: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回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宪法宣讲活动,如:宪法讲座、宪法诵读、宪法进农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专题展览等。
(1)根据材料一回答: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你打算如何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看漫画,简要回答问题。
(1)要解决漫画中的问题,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2)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资阳卷)】我们党和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各是什么?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重点搞好扶贫攻坚。在民族地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加大双语教育力度,注重培养民汉双语兼通人才。
从处理民族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国家实施上述举措的意义。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2014年6月25日至28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首度访台。作为建国以来首位"登台"的国台办主任,此趟宝岛行意义重大,堪称"张志军的一小步,两岸关系的一大步"。
其实,两岸间的每一个"第一",对两岸民众来说都是正面的因子。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一旦要跨过窄窄的台湾海峡,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两岸谈判走了近40年的慢慢长路,骨肉团聚、书信往来、飞机直航,哪一件的实现,都并不轻松容易,每一步都是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第一",两岸才得以跨越隔绝于分离,两岸才有了继续向前的可能。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谈谈对"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的认识。(至少四点)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南充卷)】☆学习身边榜样
小明同学在济宁文明网上参与了今年4月份 “济宁好人” 的评选活动。下面是他摘抄的两位“济宁好人”的事迹。
(1)两位“济宁好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价值准则?
(2)为“济宁好人”点赞!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如何向两位“济宁好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