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二: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回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宪法宣讲活动,如:宪法讲座、宪法诵读、宪法进农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专题展览等。

(1)根据材料一回答: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你打算如何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安市某小学“给学习不好的、思想品德表现差的孩子”戴绿领巾一事经媒体报道,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批评声不断。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
  ——在学校门口,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发现,不少戴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绿领巾装进书包里。
(1)想一想:戴“绿领巾”的孩子们之所以要摘下“绿领巾”,是因为他们有。
(2)说一说:与人交往时,如何才能维护他人的自尊心?
(3)完成上述问题后,同学们就自尊心展开了讨论,并形成了下列观点:
观点一:人应该维护自尊心。
观点二: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
观点三:自尊要拒绝一切批评。
上述观点中,你是否有不赞同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一个洋人曾当众对他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是亡国奴的料,即使送到天堂,也成不了人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的数次竞赛,他都是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绩,使那个洋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是什么力量促使徐悲鸿发奋读书的?
(2)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经历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一:张卫同学期中考试不理想,看着自己的成绩,他满面愁容,自怨自艾道:“咳,我这脑袋真是笨死了,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永远都学不好。”
材料二:李军同学期中考试同样没考好,看着自己的成绩,他暗下决心:“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太对头,改一改,相信下次我一定会考好的。”
(1)以上两位同学对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他们的态度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小丽请晓畅帮忙练习唱歌,晓畅问她为什么要练习唱歌,她说:“大家都喜欢你,因为你的歌唱得好,所以我也要练歌。”晓畅说:“别这么说,你讲故事讲得多好呀,我们最喜欢听啦!”“是吗?你们真的喜欢听我讲故事吗?真是太好了,我太高兴了!”小丽激动得跳了起来。
(1)小丽为什么这么高兴?
(2)你认为晓畅做得对吗?为什么?
(3)从这则材料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我国的什么行为?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如何?
(2)结合漫画,说明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通过改革调节收入分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