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粮食的根基是土地。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耕地总量不足 |
B. |
人口数量庞大 |
C. |
国土面积狭小 |
D. |
山区面积广大 |
(2)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为保证粮食安全,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
培育良种,抵抗病害 |
B. |
少用农药,降低污染 |
C. |
占用耕地,投资建厂 |
D. |
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
如图为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第三级阶梯 |
B.①、③ 所表示的山脉走向相同 |
C.B所在的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
D.②所在的地形区夏季多泥石流灾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所在的地形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
B.A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比C所在的地形区高 |
C.山脉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D.④所在的地形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西南、西北部地区 | B.东北、东南、西南部地区 |
C.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 D.东北、西北、东南部地区 |
“一山有四季”的形成原因是
A.地形因素 | B.纬度因素 | C.海陆因素 | D.季风影响 |
世界上各月降水量都很多的地区是
A.南北纬30º—40º大陆东岸 | B.南北回归线附近 |
C.南北纬40º—60º大陆东岸 | D.赤道附近 |
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A.西高东低,逐渐下降 |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C.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D.东高西低,逐级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