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出身贫苦,从小深知粮食珍贵。他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大西北开展育种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的小麦因大面积感染条锈菌而减产严重,李振声为此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
“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栽培,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含有非常好的抗病基因。”李振声创造性地思考:能不能用野草如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呢?于是他组建课题组开展攻关。经过20多年的不断筛选、鉴定,他们终于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偃6号”(图甲)。
至2003年,“小偃6号”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亿多亩,增产逾75亿公斤。2006年,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请回答:
(1)条锈菌有细胞核并能产生孢子,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与小麦的关系是_______。
(2)图甲中,长穗偃麦草提供的_______和小麦提供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通过细胞的_______、生长及分化,发育成种子的胚。
(3)结合图文可知,“小偃6号”高产的原因可能是:从长穗偃麦草遗传了_______基因和_______基因,具有籽粒多且不易感染条锈菌的优良性状,使小麦遗传了籽粒饱满的优良性状。
(4)若“小偃6号”的抗病对感病是显性,由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基因组成均为Aa的个体交配,则子代抗病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抗病个体在子代中的占比是_______%。
据2009年7月3里《新民晚报》消息,“国际保护”组织在厄瓜多尔的边境纳格里扎河盆地的热带雨林中经过数月的科学考察,发现了14个新物种,其中包括2种植物和12种动物,新品种动物中包括1种蝙蝠、1种蜥蜴、1种蝾螈、2种青蛙和7种昆虫。
(1)蝾螈和青蛙都属于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为。
(2)蝙蝠和蜥蜴都属于脊椎动物门,共同点较多,其中呼吸器官都是。
(3)右图是新种短翼圈足蟋蟀的形态图,它与蝗虫同属于昆虫纲,判断依据是:身体由很多构成,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在胸部着生着三对足;体表有,以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
右图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内的某些结构,字母A~F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
(1)E、F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气体,当血液经过结构8(填8对应结构名称)时,血液变成血,由(填血管名称)输送进入心脏,然后由主动脉运出,流向全身各处。
(2)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充分消化后,其中的A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那么1代表的是该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3)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说明他的肾单位中的
[ 6 ]发生病变,无法将重吸收回血液中。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从妈妈那获得营养。
(2)经过大约天的发育,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我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是“我”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刚出生的我就会吮吸乳汁,这是一种(填“简单”/“复杂”)反射。母乳的营养非常丰富,其中的是生长发育和细胞更新所需要的主要原料,让我快快长大。
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细胞A是_ ____。在由A到B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B通过________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______________。(序号和名称都对才可得分)
(4)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女性的内生殖器,也表示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等过程。请据图回答:
(1)卵细胞成熟后,由[ ]________排出,进入[ ]________。
(2)精子通过[ ]________和[ ]________进入[ ]________,在那里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女性内生殖器
(3)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在[ ]________内继续发育,发育成熟后,[ ]________产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