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这能够( )
A. |
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规范作用 |
B. |
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C. |
建成完备法治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
D. |
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
2014年1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开幕.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的议案,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这表明()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B. | 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民族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 |
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任免权 |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和决定权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A. | 人口基数大 | B. | 人口素质偏低 | C. | 新增人口多 | D. |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
部分学生沉迷于网吧,引起社会的关注,也使一些家长优心忡忡。对于中学生上网,我们应当这样认识()
A. | 上网利弊并存,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应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B. | 为了专心学习,不受网上消极信息影响,我们应拒绝上网 |
C. | 上网有利于青少年开拓视野,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
D. | 国家应关闭网吧,以杜绝其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
近年来,一些境外间谍机构通过金钱利诱国内的一些人,对我国军用机场、港口进行观察、拍照,搜集我国政府部门文件资料.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A. |
这种窃取、泄诵国家秘密的行为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
B. |
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窃取、泄漏国家秘密的不法行为 |
C. |
我们要坚决同窃取、泄漏国家秘密的行为作斗争 |
D. |
国家要依法惩处一切窃取、泄漏国家秘密的不法行为 |
2014年9月22日,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30周年主题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 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B. | 有利于实现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C. | 是立国之本 |
D. |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