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稻的栽培和传播缓解了古代亚洲人粮食不足的状况,成为世界耕作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距今5000年前,我国华南地区的先民利用野生稻进行选育,培育出的栽培水稻品种向亚太地区扩散。秦、汉时期长江流域开发的精耕细作技术(防洪、灌溉、修筑梯田等)日趋完善,这些水稻种植技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仍然在水稻耕作文化圈广泛使用。下图示意水稻种植文化传播概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气候资源是水稻孕育演化的重要条件。野生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距今5000年前,栽培水稻扩散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世界水稻种植文化中心,该地适宜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

(2)水稻育种技术彰显了华夏人民的智慧。秦、汉时期,长江流域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传往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然后向东传入___________(国家)。与栽培水稻起源地的品种相比,这种新品种具有耐___________(填“旱”或“寒”)的特征。

(3)水稻种植在我国古代实现了因地制宜。秦、汉时期人们在平原和坡地开发了不同的水稻种植技术。与平原相比,坡地种植水稻更需要的精耕细作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世界最高高原高原。
(2)图中E、F、G为我国三大平原,泰州位于其中__________(填字母)平原。
(3)图中J是__________(山),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4)图中L是__________盆地,它是我国最大的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长内流河________河。
(5)图中②是我国最大、最长河流,它是_____________。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均存 在差异。根据右侧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原,该高原区为世界上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有
(2)B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北方)地区,这种民居反映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盆地,
(2)B是高原,它具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特点的原因是:
(3)C是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
(4)我国地势二、三两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巫山—,在图上描出。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________,降水较少。
(2)B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看图,回答问题:

(1)中国著名旅游胜地一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省。
(2)西双版纳地处山脉最南端,南部同,缅甸等国家接壤。
(3)西双版纳属于五带中的带。
(4)西双版纳以(河流)与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水路相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