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其时代背景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北伐的胜利进军

C.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D.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俄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都进行了改革,下面关于两国改革正确的叙述是()

A.改革前都面临民族危机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D.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是日本政府于1872年向国民提出的口号。这说明明治政府非常重视 ()

A.殖产兴业 B.发展教育 C.废藩置县 D.革除旧习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上著名的文献: ()
①《人权宣言》②《独立宣言》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共产党宣言》⑤《权利法案》⑥《法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②①⑥④③
C.①⑤⑥③④② D.⑤②①④⑥③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很多相同点,下面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B.战争为美国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C.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D.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真正思考过“自由”的含义?让我们打开19世纪中期的历史画卷,去感悟自由的真正含义吧!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①章西女王②屋大维③玻利瓦尔④克伦威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