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斫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咏新荷 蔡楠

朱阑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似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

[]①箨(tuò)龙:竹笋的别名。②戢戢(jí):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③苍头:仆人。④水平池:水与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诗的兴趣。⑦罗:丝织品。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笋》前两句写出了竹笋在春风中迅速成长的景象。

B.

《新笋》后两句想象仆人冒雨砍笋的情景,流露出担忧之情。

C.

《咏新荷》前两句写新荷的生长环境,后两句写新荷的特点。

D.

《咏新荷》末句把尚未舒展的荷叶,比作卷着的空白绿色罗笺,极富想象力。

(2)从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2)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2)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

意。

人憔悴。

【注释】①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②望极:极目远望。③会:理解。④阑:同“栏”。⑤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⑥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⑦消得:值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思苦绪。

B.“拟把”三句,写诗人狂饮高歌,“一醉”而“春愁”尽消。

C.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诗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的感情。

D.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2)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2)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古诗赏析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  之感。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