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化的交通网络让城市之间越来越“近”。2024年,该地区高铁建设继续高歌猛进,施工中的“沪苏湖(湖州)线”和“通苏嘉甬(宁波)线”两条高铁线交汇于苏州吴江区,这里的高铁苏州南站将于年底投入使用。日益完善的路网推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图1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为高铁苏州南站效果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 ①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② 。
①
| A. |
渤海 |
B. |
东海 |
C. |
南海 |
D. |
北海 |
②
| A. |
鱼米之乡 |
B. |
天府之国 |
C. |
中华水塔 |
D. |
东方明珠 |
(2) ①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苏州受到该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强,主要是因为两地 ② 。
①
| A. |
南京 |
B. |
湖州 |
C. |
杭州 |
D. |
上海 |
②
| A. |
政策相同 |
B. |
交通联系方便 |
C. |
城市规模相同 |
D. |
文化差异显著 |
(3)高铁苏州南站所处的吴江地区地势低平, ① ,在苏州的农业布局上吴江是重要的 ② ,为减少占用耕地,高速铁路部分路段采用高架桥设计。
①
| A. |
水网密布 |
B. |
草原广布 |
C. |
千沟万壑 |
D. |
连绵起伏 |
②
| A. |
特色蔬菜基地 |
B. |
花卉苗木基地 |
C. |
畜牧业基地 |
D. |
优质稻米基地 |
(4)高铁苏州南站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铁路线的“十”字交汇枢纽站,下列指向标适用于图2的是 。
| A. |
|
B. |
|
| C. |
|
D. |
|
(5)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让城市越来越“近”,带来了明显的 ,推动了服务业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是 。
| A. |
同城效应 |
B. |
环境污染 |
C. |
资源紧张 |
D. |
交通拥堵 |
①多彩的民族风情
②便捷的交通
③旅游资源丰富
④服务设施较完善
| A. |
①②③ |
B. |
①③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④ |
阅读湖南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湖泊是,湖南省因地处该湖以南而得名,该湖以北是省。
(2)位于A湖泊湖口的港口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是。
(3)湖南省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
(4)近年来,株洲地区一直在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工作,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你认为作为中学生该如何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2012年4月16日下午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黄岩岛是中国的领土,中方要求这艘考古船(菲律宾)立即离开黄岩岛海域。"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黄岩岛局势的主要原因是菲律宾方面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因为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材料二:株洲某中学初二(1)班的小明同学寒假乘火车到哈尔滨旅游,欣赏了哈尔滨非常美丽的冰雕景观,并感受了我国南北景观的差异。
材料三:我国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关地理事物名称:著名港口A是,黄岩岛所在海域B是,商品粮基地C是。
(2)不属于C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 | 台风 | B. | 洪涝 | C. | 暴雨 | D. | 干旱 |
(3)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情况, 说明我国此季节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 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材料二: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1)如图所示,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此界线以南大部分地区温度带属于,耕地类型以为主,
(2)A自然地理区是。其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该区域主要牲畜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通往该地区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名称是。
(3)B为山脉,它是黄土高原和(地形区)的分界线。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部明显偏高。但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出现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天气。
材料二:第30届夏季奥运会即将于2012年7月在欧洲某国举办。
材料三: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 1. |
图中A、B、C三个城市中作为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的是(填字母)。该城市的名称是。 |
| 2. |
图中英国和法国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同属气候类型,但两国农业生产差别较大,法国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而英国则是以乳肉畜牧业为主。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 |
| 3. |
A、B、C三地年平均降水量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4. |
你认为此次冰雪灾害天气对欧洲居民生活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1︰1000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的海拔为米,A地与甲山顶之间的气温差约为℃。
(2)写出与下列山地地形(部位)名称对应的字母:鞍部,山谷。
(3)B、C两地降水量多的是,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