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棉布是农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在家庭中“四时可纺织”“七岁女七十岁妪皆可纺”;除自用外,棉布还可在市场出售,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专门的纺户和织户,纺户纺纱出售,织户买纱织布。据研究,明清时期布产量远超英国工业革命早期,但直到鸦片战争前,棉纺织生产始终停留在家庭手工业阶段,并未发现棉纺织手工工场

——摘编自《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随着家庭纺织业的繁荣,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众多市镇。这些新型市镇接近农村,服务于家庭手工业生产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其中一些大型市镇,发展为与传统“郡县城市”不同的“工商城市”,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和趋向;在人口、城区规模以及工商业水平上,毫不逊色于中古西欧的自治城市;开辟了一条中国封建城市发展的新道路,不过,到鸦片战争前夕,世界级大城市大多位于欧洲与美洲。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明清时期与近代英国在棉纺织业发展上的不同路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参照西欧城市化历程,说明中国明清时期市镇发展的状况。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国家开始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②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③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④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的影响什么?
(2)对于亚、非、拉地区的影响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角度说明)
(3)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什么?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分析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有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发展的内容。请回答:
(1)简述先秦、汉朝、唐朝、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0分)
(2)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中,与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形式有哪些?(3分)

联系实际说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有人将文艺复兴称作“人”的发现,怎样理解?

请你结合所学,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制度三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实例,分别说明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三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