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在澳大利亚沿 线考察后,绘制了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只考虑纬度地带性规律, 应出现的植被景观是( )
| A. |
荒漠 |
B. |
低矮灌丛 |
C. |
针叶林 |
D. |
干燥硬叶林 |
(2)在 附近,澳大利亚东、西两岸水热条件存在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 |
河网密度、海拔高度 |
B. |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
| C. |
土壤类型、相对高度 |
D. |
地形坡度、海岸类型 |
图3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7题。
关于图3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 E、D合为岩石圈
D.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
读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一日,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长 |
| B.任意一日,哈尔滨比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小 |
| C.哈尔滨比广州的自转线速度大 |
| D.哈尔滨比广州的年太阳辐射强 |
家住悉尼(34°S)的Kate能感受到日出越来越晚,日落越来越早的时段是
| A.12月22日到次年6月22日 |
| B.3月21日到9月23日 |
| C.6月22日到12月22日 |
| D.9月23日到3月21日 |
图1为6月22日地球表面光照示意图。据图回答13-14题.
下列关于ABCD四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A点处于白昼 |
| B.此时B点出现极夜 |
| C.此时C处昼夜平分 |
| D.此时D处为下午 |
此日之后一周内,A点
| A.昼长小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长 |
|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 C.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短 |
| D.正午人影逐渐变短 |
下列几个日期中,海口(20°N)的昼长大于北京的昼长的是
| A.4月21日 | B.12月22日 | C.8月23日 | D.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