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蛋白质的2-羟基异丁酰化(Khib)修饰与去修饰对植物抗病性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棉花M蛋白是去除Khib修饰的酶,大丽轮枝菌感染可以诱导易感棉M基因表达上调,而抗病棉无论感染与否,M基因一直低表达。
H4是结合并稳定染色质DNA的组蛋白之一。M蛋白可降低H4的Khib修饰,导致DNA螺旋化程度提高,使转录相关酶更难与DNA结合,降低抗病相关基因(如水杨酸受体基因)的表达。
P蛋白由核内P基因编码,经翻译后转移并定位于叶绿体中,参与捕光复合体Ⅱ的损伤修复。M蛋白可降低P蛋白的Khib修饰,从而削弱P蛋白对捕光复合体Ⅱ的修复功能,进而降低叶绿体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导致易感棉抗病性下降。
(1)H4的Khib修饰改变了( )
A. |
染色质的DNA序列 |
B. |
水杨酸受体基因的转录水平 |
C. |
转录相关酶的活性 |
D. |
M蛋白的活性 |
(2)为提高易感棉的抗病性,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
将抗病棉的M基因转入易感棉 |
B. |
上调M基因表达 |
C. |
降低H4的Khib修饰 |
D. |
增加P蛋白的Khib修饰 |
(3)棉花通过复杂的机制调节其抗病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P基因表达及其产物行使功能涉及细胞核、核糖体和叶绿体等 |
B. |
棉花的抗病能力既受核蛋白也受叶绿体蛋白的调控 |
C. |
Khib修饰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两个层面影响棉花抗病性 |
D. |
水杨酸受体和捕光复合体Ⅱ的Khib修饰可提高棉花抗病性 |
对某先天性无汗症患者的家族进行遗传学调查后,得到了整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见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无汗症的致病基因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 |
B.对这一家族的调查可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
C.此病最可能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
D.Ⅲ-1与Ⅲ-2再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3 |
某株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该植物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则说明该植物的等位基因(A和a)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
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该植物授以aabb植株的花粉,则形成的子代的基因型有4种 |
C.如果该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 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
D.如果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该 |
株植物一定是雌性个体
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时期和F时期
B.L时期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C.D时期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D.在F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右图曲线。据此得出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
C.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
D.整段曲线表明随温度的递增,细胞呼吸增强,光合作用减弱 |
采用一定的手段破坏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可直接影响
A.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 B.氨基酸脱水缩合 |
C.细胞中的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 | D.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