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注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清代学者阮元说:“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作为一种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实事求是”在中国源远流长
②弘扬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精神,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倡导“实事求是”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近代科学兴起的基础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实事求是”思想,具有超越时代条件的特质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2)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首次用“实事求是”一词生动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实际上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由此可知( )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原本没有“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内涵
②实事求是是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正确认识路线
③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只适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定时期
④毛泽东将“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发展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3)习近平指出,“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实事求是,是兴党兴国的充分必要条件
②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③对坚持实事求是与兴党兴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对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
④对治党兴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4)重庆市整治形式主义,既做减法,也做加法。减法是减掉形式主义的桎梏,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加法是用数字技术赋能政府,以“一张表”简化数据填报、“一平台”优化系统操作、“一件事”强化办事效率,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由此可见( )
①整治形式主义的效果取决于智能高效政府建设成效
②做减法应坚持实事求是,明晰且落实基层政府职责
③做加法是政府通过数字技术,用“算力”解放“人力”
④做减法和做加法目的是确保政府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A.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
C.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
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和而不同 | B.唇亡齿寒 | C.吐故纳新 | D.对症下药 |
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
当前,少数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必须制止,是因为它主要违背了
A.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
B.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
C.政府要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
D.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