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2)班同学来到广东某社区新建的议事场所“玻璃屋”,参加社区党支部组织的“阳光温暖话民生”活动,记录如下:
据此,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合理的有( )
①居民进行利益表达、参与社区公共治理有了新平台
②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就民生事项积极行使表决权
③居委会坚持为民办实事,主导重塑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④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通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网络的普及在信息交流上缩短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信息交流的极大便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说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
B.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D.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事物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
该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中国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从哲学上看,该标识的创意表明
A.艺术创作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
B.艺术创作是对客观事物直观的反映 |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 |
D.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的反作用 |
电影《手机》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显而易见,因为垃圾短信的泛滥,手机正在变成手雷。 这说明 (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C.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 |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
知识更新的周期在18世纪需要80—90年,l9世纪则是 30—40年,20世纪70年代以前缩短为15—20年,70年代以后为5—10年,90年代以后则为3—5年。因此,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说明
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认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④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1年10月28日至30日,第四届中国(寒亭)潍县萝卜文化节在寒亭区潍县萝卜基地举性。潍县萝卜的栽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过去主要是小菜园零星种植,自产自销,不成规模。近年来,潍坊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资源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使潍县萝卜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富民的大产业。这体现了
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
B.变化就是发展 |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发展进程 |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