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平大气分布均匀的甲,乙两地,各选取一个空气柱(下图)。两地由于地面受热不均产生空气运动,图中箭头指示其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假设空气柱内气流没有水平位移,则图中气压( )
|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①=② |
D. |
③=④ |
(2)实际情况下,空气在近地面和上空某高度产生辐合或辐散,图中气流在( )
| A. |
①处辐散 |
B. |
②处辐散 |
C. |
③处辐合 |
D. |
④处辐散 |
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A. | 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
| B. | 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
| C. | 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
| D. | 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 | 上海、天津 | B. | 广东、福建 | C. | 海南、贵州 | D. | 辽宁、山东 |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资源贫乏 | B. | 交通设施落后 |
| C. | 煤炭消耗量大 | D. | 第三产业发达 |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 | 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
| B. | 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
| C. |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
| D. |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 | 断层、向斜、背斜 | B. | 断层、背斜、向斜 |
| C. | 向斜、断层、背斜 | D. | 背斜、向斜、断层 |
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2.图中P区域地阶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 | 土地形状部规整 | B. | 交通不方便 |
| C. | 远离市中心 | D. | 受铁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