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材料一:“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其建设以北极东北航道为核心(下图),该航道每年会根据北极冰情进行调整。

在“冰上丝绸之路”上,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北极LNG2项目是两颗能源“明珠”。中国企业先后承建了亚马尔LNG项目140多个模块中的85%和北极LNG2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全部模块。2022年,亚马尔LNG项目实际产出超过2100万吨。2023年,北极LNG2项目成功投产。

2023年8月至9月,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企业首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向中国运送液化天然气,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俄两国的持续努力使北极的航道资源和能源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全球各国在北极的能源开发创造了机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驱动力。


材料二: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阐明我们在冰上龙舟赛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

(4)“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令当时的欧洲人特别钟爱,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古往今来,瓷器、太极拳、京剧、汉服……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知识,任选一文化载体(龙舟除外)写一段推介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时政兴趣小组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以“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绘制以下两幅图。请你欣赏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简析“一岛一带多中心”格局的正确性。
(2)根据图说,谈谈美丽厦门战略布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3)结合基层干部和群众1的看法,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为建设美丽的社区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4)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群众2和群众3的看法中选择一个进行评析。

【思想政治】
请考生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美国,奥巴马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政治制度虽然不同,但应求同存异,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责任。
材料二在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控制了众议院,他们绝对不愿意向奥巴马妥协,这无疑增加了新总统的施政难度。为此,奥巴马在胜选讲话中指出:“美国不是一个蓝的国家,不是一个民主党的国家;也不是一个红的国家,不是一个共和党的国家,而是美国……一个国家。”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美两国政体及其运行存在哪些差异。
(2)请简要评述“美国不是一个蓝的国家,也不是一个红的国家,而是一个美国。”
B.【选修——科学思维常识】
材料上海某中学的同学逐一罗列出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笨重(50千克左右)、携带不方便等缺点,提出改进的设想,明确了主攻方向,终于发明了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的“无基板充气太阳灶”。该项发明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1)材料主要体现的思维发散技法是()
A.列举法 B.检核表法 C.信息交合法
(2)有同学认为:“如果进行发散思维,就能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请你运用发散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同学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的环境污染治理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方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实践过程。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了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9月13日原则通过,同日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上法制轨道。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还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新修改的党章。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
材料二福建泉州成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保存地,是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富集区,也是文化部公布的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置身历史与全球的坐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泉州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市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有31处,其中泉州南音、提线木偶等四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为推动文化建设发展,近年来,我市全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兴市战略,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与此同时,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多年来,泉州连续举办了7届“海丝文化节”、4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世界闽南文化节”、7届“闽台对渡文化节”、10届“国际南音大会唱”、3届“国际木偶节”、2届“郑成功文化节”、22届南少林武术节和世界五祖拳比赛、20届元宵灯会等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并说明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应如何经营和发展。
(2)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3)依据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怎样发展的。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的意义。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必须要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 .4%下降到39 .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时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实现“两个同步”的意义。

财政部发布通知,决定从2013年6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节能家电产品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5月,国家决定安排265亿元,对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电视等产品进行为期一年补贴。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平板电视产品一年来高能效市场零售额占比由政策实施初的35.4%上升至93.7%;节能冰箱零售额占比由16.8%提升至73.3%;节能洗衣机2013年5月零售额占比达68.2%;空调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从16.6%提高到67.5%。
材料二随着节能补贴政策的结束,节能产品的占比开始迅速回落。数据显示,在6月3日~6月9日这一周时间里,节能冰箱比例由75.4%下滑至54.8%,节能洗衣机产品比重环比下滑15.9个百分点,节能定速空调比重环比下滑10.6个百分点,节能变频空调比重环比下滑18.3个百分点。
(1)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节能补贴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假如你是某家电企业负责人,该如何应对国家节能补贴政策终止后的市场环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