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类是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誉为鱼类的“活化石”。我国学者新测定了中华鲟、长江鲟等的线粒体基因组,结合已有信息将鲟科分为尖吻鲟类、大西洋鲟类和太平洋鲟类三个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鲟类的形态结构和化石记录可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
| B. |
地理隔离在不同水域分布的鲟类进化过程中起作用 |
| C. |
鲟类稳定的形态结构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
| D. |
研究鲟类进化关系时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有重要价值 |
用3H标记的H2O追踪光合作用中H的转移,最可能的途径是()
| A.H2O→[H]→C3→(CH2O) | B.H2O→[H]→C5→(CH2O) |
| C.H2O→[H]→(CH2O) | D.H2O→[H]→C5→C3→(CH2O) |
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 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 B.土壤中的水 | C.大气中的O2 | D.大气中的CO2 |
如图是不同材料的色素提取物进行层析后的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我们走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
|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施用化肥比施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
| B.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对光能的充分利用 |
| 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不利于植物种子安全储藏 |
| D.给稻田定期排水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