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调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在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的管控区中划分出甲(捕捞)、乙(非捕捞)两区域,探究捕捞产生的生态效应,部分食物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岩龙虾的捕捞使海胆密度上升,海藻生物量下降。捕捞压力加剧了海胆的种内竞争,引起海胆的迁出率和______上升。乙区域禁捕后,捕食者的恢复______(填“缓解”或“加剧”)了海胆的种内竞争,海藻生物量增加。以上研究说明捕捞能______(填“直接”或“间接”)降低海洋生态系统中海藻的生物量。
(2)根据乙区域的研究结果推测,甲区域可通过______调节机制恢复到乙区域的状态。当甲区域达到生态平衡,其具有的特征是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______。
(3)为了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构建生态学模型,探究岩龙虾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其数量的动态关系。仅基于模型(图2)分析,对处于B状态的岩龙虾种群进行捕捞时,为持续获得较大的岩龙虾产量,当年捕捞量应为______只;当年最大捕捞量不能超过______只,否则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岩龙虾种群的延续,原因是______。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组成生物的氨基酸约有种;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由______种氨基酸形成。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据研究,某种植物的理想品种能合成两种对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产生的F2中有三种表现型: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M(m)与N(n)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上述杂交过程。
某果蝇基因组成如下面甲图所示,观察该果蝇某器官装片,发现如乙、丙所示的 细胞,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丙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 , 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____________。
(2)乙、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3)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位于X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则是由于亲代____ (雌或雄)果蝇在进行减数第____次分裂时出现异常。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2中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
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表示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和特有区段b、c。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 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____区段。
(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甲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是____性遗传病。
②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___________(写出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及显隐性)性遗传病。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
④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____。